【python派期货跟单软件】 【mdshare.cn行情数据中心】 【开户中国】 【酷操盘手】【量化界】【python派社区】【python资源导航】 你好,做量化的朋友,请加群点击链接加入群: python量化交易程序化回    A股程序和交易接口群     CTP_API开发技术核心群

股票开户在选择证券公司低手续费时如何避坑?证券开户万1手续费是通过坑客户滑点产生的利润



  • 华宝证券万1.5还有17种条件单功能和3种自动交易机器人,

    若资金超过300万,佣金可面议
    1.png
    https://zhuanlan.zhihu.com/p/164916971
    http://www.vnpy.cn

    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手续费的考虑因素,一般券商提到的手续费是包含了交易所规费0.887%%,也就是说,按万一的手续费标准的话,那么意味着客户交易1万元,手续费总计1.0元(券商收取0.113元,交易所收取0.887元),此外印花税10元。

    万1.0 ,你当券商做雷锋呢?

    先说结论:

    (1)万1.5 、万1.2、万1.0对交易成本差别很小,考虑印花税,万1.5比万1.2高出交易成本仅高2.6%,万1.5比万1.0交易成本仅高4.3%;

    (2)券商盈亏平衡线在万1.15,低于这个值正常情况下券商一定亏损,除非券商不仅很难再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还极度压缩柜台硬件成本让客户付出高昂滑点成本(可能是手续费差价的10-100倍左右);

    尤其特别注意该券商是否在ETF、基金等品种加收额外的手续费,据说DG某券商加到10倍手续费。

    而且券商盈亏平衡线在万1.15并未考虑到诸如华宝证券条件单,小T机器人这类软件服务成本。

    (3)对券商利润影响极大,考虑万0.887的规费,万1.5利润是万1.2的8倍左右,万1.5利润是万1.0的20倍以上(而且万1.0的券商必须是在压缩柜台硬件成本让客户产生交易滑点情况下才能实现,否则该券商作为被除数【分母】是0或负数,说倍数没意义了)。

    (4)低于万1.2作为小券商的价格竞底策略,属于小券商延长生命周期的策略, 必将双输。

    注:万0.887表示 万分之0.887, 即0.887%%

    万1.5表示万分之1.5,即1.5%%;

    建议:万1.5左右对交易成本影响极小,为保证服务质量,不宜过度压低交易成本。

    其实你仔细算一下就会明白,万1.5到万1.2对交易成本影响很小,

    考虑印花税万10,不是1.5和1.2差别,而是11.5和11.2差别,交易成本对比计算如下:

    (11.5-11.2)/11.5=2.6%

    对于万1.5和万1.0交易成本差别计算如下:

    (11.5-11.0)/11.5=4.3%。

    在交易成本上,万1.5比万1.2只高出2.6%, 万1.5比万1.0只高出4.3%, 而你贪这点微乎其微的便宜,则产生滑点可能是几十倍手续费差价的损失,因为万1.0的券商已经彻底放弃服务了,甚至不乏喊着万1.0手续费的券商,在基金和ETF偷偷加收10倍手续费。

    如果是万1.5呢?(券商收取0.613元,交易所收取0.887元)

    万1.5和万1.0 ,对券商收入差别是 0.613/0.113=5.42 倍

    这并不是万1.5券商多赚了钱,而是万1.0券商废弃了服务。

    这不是10年前,从万12调整到万5,对交易成本影响明显。

    很多券商很反感的一个现象,来开户的客户动不动就说,谁谁万1.0免5。

    这个例子就好比有个客户来小米买手机,淘宝Android 300元,你红米凭啥卖800元啊?

    万1.5是万1.0 券商收入差距是5.42倍,从字面看利润最起码是20倍,那利润差正无穷倍。利润放任何一个行业,利润相差20倍,都是不可想象的,竞底的企业必定死,更不要说和万2.5, 万3去比了。

    但实际上万1的券商利润对比的分母是不是0 啊,并非是万1.5券商利润大,而是万1.0券商亏损,如果不亏损的话,那么是减少研发投入,缩减的服务器投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客户滑点严重。

    这种极端的手续费竞底策略必定导致券商和客户双输局面。

    券商的竞争策略只有2种,完全打价格战,还有要保证服务。

    打价格战的基本是简单粗暴,对小券商的玩法,如果投入高额研发成本,因为客户基数低,无法摊平平均成本,所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比如研发投入500万,最终只有1000个客户,那每个客户是5000元;

    如果研发投入还是500万,最终分摊给自己的1万个客户,那每个客户成本是500元;

    如果研发投入还是500万,最后分摊给自己的10万个客户,那每个客户成本是50元;

    所以保证服务的做法,对小券商不适合,它只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价格战!

    如果选择价格战竞底策略,一旦进入这个模式,就会通过压榨各种成本,不仅不再会有新的研发投入和服务,甚至会进一步压缩报单服务器的成本。

    换句话说,万1手续费是通过坑客户产生的利润。最终结果是小券商的策略只是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而已。

    对客户而言,1万元交易额,你在纠结是让券商转0.613元还是0.113元的时候,印花税已经收了10元,滑点50元。

    实际上据我所知,所谓万一的券商不仅在服务上和硬件上有所缩减,而且可能在基金,ETF加收了10倍手续费用,这是通用做法,你总不能让券商利润对比,分母是0吧。

    最好的建议,是多付出2-4%的交易成本,获得更好的软件服务和硬件服务,降低滑点。

    在追求最低手续费的同时是占了便宜还是付出了昂贵的隐型成本呢?

    以华宝证券为例,提供的17种免费的条件单服务,一台服务器一年维护成本是500万,也就支持5000个客户左右,平均每个客户每年华宝付出的成本是1000元,平均到一年的250个交易日,平均每天是4元。

    如果按万1.5手续费,也就是用了条件单的客户要交易

    4/(1.5%%-0.887%%)=6.51万 才能收回条件单成本。

    如果按万1.2手续费,也就是用了条件单的客户要交易

    4/(1.2%%-0.887%%)=12.78万 才能收回条件单成本。

    如果按万1手续费,也就是用了条件单的客户要交易

    4/(1.0%%-0.887%%)=35.4万 才能收回条件单成本。

    所以对打价格战万1.2和万1.2以下的券商,已经丧失了未来生存空间。
    华宝智投条件单、支持17种条件单功能,云端监控抓板,网格交易,量化交易策略交易系统、并非A股程序化交易接口–证券低佣金开户​

    这一点在期货行业也是如此,

    全国149家期货公司,小期货公司返佣比例虽然高,但是几乎没有私募基金和专业机构在那里开户,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曾经一家私募计划在一家130名左右的期货公司开户,但这家私募基金发现该期货公司的服务器连他们1天下单1000比报单都处理不了, 期货公司给交反90%有什么用呢?

    而头部期货公司,交反比例虽不高,前10的比较典型的40%,但期货公司每年在硬件上投入在5000万-1亿。

    而机构客户看重的是这些硬件条件,前10的期货公司交反只有40%左右。

    因为大家都明白,那个交反是次要因素,对自己影响很小,就如同大家在纠结万1,还是万1.5一样,根本对交易成本影响无足轻重,而你贪便宜,滑点则产生几十倍手续费差价的损失。

    可选择的证券公司很多,不能只考虑佣金,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是否正规。只要是正规券商,无论大小,开户都没什么问题,主要是一些号称可T+0的平台,你资金进入的不是真正股市,可能是他们做的模拟盘,另外,还有贵金属期货等,杠杆风险太大,新人最好不参与。

    2、本地是否有营业部。虽然需要去营业部办理的业务不多,但附近有网点肯定方便。

    3、名气大的不一定好。有些大券商财大气粗+高大上,重点放在证券发行承销,投顾,资管等业务,结果就是佣金居高不下,app体验也很差。

    4、营业部柜台还是手机开户。一般来讲,营业部柜台开户,销户也要去柜台,不方便,而且佣金高,调不了。

    5、佣金是否含规费。这个有可能玩文字游戏,报价看似很低,加上规费,就不低了。另外,同一个券商的不同营业部能给到的佣金都不同,所以哪个券商佣金低就不要问了,很难回答。

    华宝证券围绕智能交易战略实现华宝智投条件单、小T自动交易机器人、打新机器人、定投机器人等智能交易模块,可以关注了解一下
    VNPY:华宝证券小T股票自动交易程序化交易机器人和条件单证券开户免费领取​

    下面是一个贪图便宜吃亏的故事:
    天气特别热, 前面有一个自动售卖机。这种时候能够喝到一瓶冰冰的饮料就最好了。

    看着里面这么多的饮料, 可惜最近手头不太宽裕, 看了看售货机我一眼挑中了两块五的那瓶可乐。自己又想喝可乐这瓶又这么便宜,正好适合自己。

    f2.jpg
    别的可乐都是三块五这个可乐这么便宜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饮料,不是盗版的就可能是过期了的。可是我已经口渴的受不了了,所以没有多想直接买了。
    f3.jpg

    可乐一出来我就傻眼了,这不就是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吗!居然还用可乐瓶子装可真是坑爹啊。可又不可能退回去,只好就当作买了一瓶矿泉水了。吃一堑长一智。估计下次我就不会贪图便宜了。

    f4.jpeg

    我打开瓶子仰头大口的喝了起来,可是马上全身都不对了,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矿泉水。瓶子里面装的明明就是自来水,这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早知道这样就肯定不会再买这瓶水的。

    f5.jpeg
    f6.jpeg


Log in to reply
 

沪ICP备17025576号-1
沪ICP备17025576号-1